专利摘要: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文件限位機構,包括一第一導紙板、一第二導紙板、一連結轉盤以及一切換模組。第一導紙板以及第二導紙板用以引導位於一進紙匣上之文件,且連結轉盤用以使第一導紙板與第二導紙板於進紙匣上移動。切換模組提供兩種操作模式予使用者選擇,以滿足不同使用者之需求。
公开号:TW201302592A
申请号:TW100123292
申请日:2011-07-01
公开日:2013-01-16
发明作者:Wei-Hsun Hsu
申请人:Primax Electronics Ltd;
IPC主号:B65H1-00
专利说明:
文件限位機構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文件限位機構,尤其係應用於自動饋紙裝置之進紙匣之文件限位機構。
一般而言,自動饋紙裝置係與掃描裝置搭配使用而形成自動掃描裝置,以便於進行多張文件之自動掃描,或者自動饋紙裝置可與列印裝置搭配使用而形成自動列印裝置。自動饋紙裝置可饋送各種尺寸之文件,其中A4尺寸之文件最被廣為使用。然而,自動饋紙裝置之進紙匣上通常設置有一文件限位機構,用以於不同尺寸之文件被放置於進紙匣上之限制其文件位於進紙匣中央之位置,而避免文件被饋送時產生歪斜以造成掃描或列印不完整之情形。
請參閱圖1,其為習知文件限位機構設置於進紙匣上之結構示意圖。文件限位機構2係設置於應用於一自動饋紙裝置之一進紙匣1上,而進紙匣1具有複數刻度10、11以及12,複數刻度10、11以及12設置於文件限位機構2之一第一側,且複數刻度10、11以及12顯露於進紙匣1之一外表面13上,其中複數刻度10、11以及12係排列為一列,且其複數刻度中之第一刻度10係對應於A6尺寸之文件,第二刻度11係對應於A5尺寸之文件,而第三刻度12係對應於A4尺寸之文件。文件限位機構2包括一第一導紙板20、一第二導紙板21以及一連接轉盤22。第一導紙板20設置於進紙匣1上,其包括第一擋紙片201以及一第一齒條202,第一擋紙片201顯露於進紙匣1之外表面13上,用以阻擋文件(未顯示於圖中)之一第一側,而第一齒條202設置於進紙匣1之一內表面14上,用以與連接轉盤22接觸。
同樣地,第二導紙板21設置於進紙匣1上且位於第一導紙板20之一側,其包括第二擋紙片211以及一第二齒條212,第二擋紙片211顯露於進紙匣1之外表面13上,用以阻擋文件之一第二側,而第二齒條212設置於進紙匣1之內表面14上,用以與連接轉盤22接觸。連接轉盤22設置於第一導紙板20以及第二導紙板21之間,用以分別與第一導紙板20之第一齒條202以及第二導紙板21之第二齒條212接觸且互相嚙合而使第一導紙板20以及第二導紙板21分別往不同之方向移動,也就是說,當第一導紙板20往一第一方向D1移動時,由於連接轉盤22之結構,使得第二導紙板21往與第一方向D1相反之一第二方向D2移動,反之亦然。
當使用者欲掃描一A4尺寸之文件時,首先必須調整文件限位機構2,使其符合A4尺寸之文件,其步驟如下:移動第一導紙板20,並利用肉眼使第一導紙板20對準於第三刻度12,另一方面,第二導紙板21因應第一導紙板20之移動而移動至相對應之位置。當使用者將A4尺寸之文件放置於文件限位機構2上,第一導紙板20之第一擋紙片201阻擋其文件之第一側,且第二導紙板21之第二擋紙片211則阻擋文件之第二側,而避免文件被歪斜地饋送。
雖然習知文件限位機構2上具有複數刻度10、11以及12,以便於使用者於放置各種尺寸之文件之前可根據文件之尺寸以及複數刻度10、11以及12而調整第一導紙板20以及第二導紙板21之位置。但有許多使用者認為需要以肉眼確認刻度之位置並進行對準刻度之動作相當不便,因此市面上推出一種不需以肉眼對準刻度之文件限位機構。
請同時參閱圖2以及圖3,圖2係為另一習知文件限位機構設置於進紙匣上之結構示意圖,而圖3係另一習知文件限位機構之結構下視示意圖。文件限位機構4係設置於應用於一自動饋紙裝置之一進紙匣3上,而進紙匣3具有複數刻度30、31以及32,複數刻度30、31以及32設置於文件限位機構4之一第一側,且複數刻度30、31以及32顯露於進紙匣3之一外表面33上,其中複數刻度30、31以及32係排列為一列,且其複數刻度中之第一刻度30係對應於A6尺寸之文件,第二刻度31係對應於A5尺寸之文件,而第三刻度32係對應於A4尺寸之文件。圖3中,進紙匣3更包括複數凹槽35、36以及37,其設置於進紙匣3之一內表面34上,且複數凹槽之第一凹槽35之位置係對應於第一刻度30之位置,複數凹槽之第二凹槽36之位置係對應於第二刻度31之位置,而複數凹槽之第三凹槽37之位置係對應於第三刻度32之位置。
而文件限位機構4包括一第一導紙板40、一第二導紙板41以及一連接轉盤42。第一導紙板40設置於進紙匣3上,其包括第一擋紙片401以及一第一齒條402,第一擋紙片401顯露於進紙匣3之外表面33上,用以阻擋文件(未顯示於圖中)之一第一側,而第一齒條402設置於進紙匣3之內表面34上,用以與連接轉盤42接觸。第二導紙板41設置於進紙匣3上且位於第一導紙板40之一側,其包括第二擋紙片411、一第二齒條412以及一凸出部413,第二擋紙片411顯露於進紙匣3之外表面33上,用以阻擋文件之一第二側。第二齒條412設置於進紙匣3之內表面34上,用以與連接轉盤42接觸,且凸出部413接近於進紙匣3上之複數凹槽35、36以及37,並於第二導紙板41被移動時伸入複數凹槽35、36以及37中。連接轉盤42設置於第一導紙板40以及第二導紙板41之間,用以分別與第一導紙板40之第一齒條402以及第二導紙板41之第二齒條412接觸且互相嚙合而使第一導紙板40以及第二導紙板41分別往不同之方向移動。
當使用者欲掃描一A4尺寸之文件時,同樣地必須先調整文件限位機構4而使其符合A4尺寸之文件。首先使用者必須以肉眼判斷對應於A4尺寸之第三刻度32之方向,並將第二導紙板41往第三刻度32所在之方向移動。於第二導紙板41移動之過程中,第二導紙板41之凸出部413伸入於對應於第三刻度32之第三凹槽37。另一方面,第一導紙板40因應第二導紙板41之移動而移動至相對應之位置,使得第一導紙板40之第一擋紙片401阻擋其文件之第一側,且第二導紙板41之第二擋紙片411阻擋文件之第二側而避免文件被歪斜地饋送。
習知文件限位機構4藉由其凸出部413伸入於複數凹槽35、36以及37中而固定第二導紙板41之位置,其可令使用者不需準確地以肉眼對準對應於各種尺寸之刻度。然而,習知文件限位機構4僅可使用於某些特定尺寸之文件(A4、A5以及A6尺寸之文件),而無法如習知文件限位機構2般適用於任何尺寸,包括非官方制定之尺寸之文件。因此,需要一種可適用於任何尺寸且不需以肉眼對準刻度之文件限位機構。
本發明之目的在提供一種可適用於任何尺寸之文件且不需以肉眼對準刻度之文件限位機構。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文件限位機構,應用於一自動饋紙裝置之一進紙匣,該文件限位機構包括:一第一導紙板,設置於該進紙匣上,用以引導一文件進入該自動饋紙裝置,且該第一導紙板具有一延伸臂;一第二導紙板,設置於該第一導紙板之一第一側且可往與該第一導紙板相反之方向移動,用以與該第一導紙板引導該文件進入該自動饋紙裝置;一連結轉盤,設置於該第一導紙板與該第二導紙板之間,用以分別與該第一導紙板以及該第二導紙板嚙合而使該第二導紙板往相反於該第一導紙板之方向移動;以及一切換模組,設置於該進紙匣上,用以使該文件限位機構由一手動定位模式變更為一刻度定位模式或由該刻度定位模式變更為該手動定位模式,該切換模組包括:一驅動部,具有一撥動鈕且該撥動鈕顯露於該進紙匣上,該撥動鈕用以被撥動而驅動該切換模組;以及一定位板,相鄰於該驅動部且該定位板具有複數凹槽,當該撥動鈕被撥動時該定位板被該驅動部推抵而移動,其中,當該延伸臂伸入該複數凹槽內時,該文件限位機構處於該刻度定位模式,而當該延伸臂脫離於該複數凹槽時,該文件限位機構處於該手動定位模式。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定位板更包括複數滑動槽,該進紙匣包括複數定位柱,設置於該進紙匣之一內表面上,該複數定位柱分別伸入該複數滑動槽內,使該定位板得以於該撥動鈕被往一第一方向撥動時被該撥動鈕推抵而往一第二方向移動。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之間形成45度角。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當該第一導紙板往一第三方向移動時,該第二導紙板往與該第三方向相反之一第四方向移動,且該第一方向垂直於該第三方向以及該第四方向。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延伸臂更包括一凸出部,位於該延伸臂之一端,用以於該刻度定位模式時伸入該複數凹槽中之任一凹槽。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導紙板更包括一第一擋紙片以及一第一齒條,該第一擋紙片顯露於該進紙匣之一外表面上,用以阻擋該文件之該第一側,而該第一齒條連接於該第一擋紙片,用以與該連接轉盤嚙合,該第二導紙板包括一第二擋紙片以及一第二齒條,該第二擋紙片顯露於該進紙匣之該外表面上,用以阻擋該文件之該第二側,而該第二齒條連接於該第二擋紙片,用以與該連接轉盤嚙合。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延伸臂以及該凸出部係與該第一齒條一體成型。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連結轉盤更包括:一轉盤部,設置於該進紙匣之該內表面,用以相對於該第一齒條以及該第二齒條轉動;以及複數鋸齒部,設置於該轉盤部上,用以與該第一齒條以及該第二齒條嚙合,使該轉盤部可相對於該第一齒條以及該第二齒條轉動。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驅動部更包括一固定凸出部,位於該進紙匣之一內表面上,且該進紙匣包括一第一定位槽以及一第二定位槽,該第一定位槽設置於該進紙匣之該內表面之一第一側上,當該文件限位機構處於該手動定位模式時,該固定凸出部伸入該第一定位槽中;而該第二定位槽設置於該進紙匣之該內表面之該第一側上且相鄰於該第一定位槽,當該文件限位機構處於該刻度定位模式時,該固定凸出部伸入該第二定位槽中。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固定凸出部以及該撥動鈕係與該驅動部一體成型。
鑑於習知文件限位機構之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改善其不足之文件限位機構。請同時參閱圖4以及圖5,圖4係為本發明文件限位機構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設置於進紙匣上之結構示意圖,且圖5係本發明文件限位機構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設置於進紙匣上另一視角之結構示意圖。文件限位機構6係設置於應用於一自動饋紙裝置(未標示於圖中)之一進紙匣5上,而進紙匣5具有複數刻度51、52以及53,複數刻度51、52以及53設置於文件限位機構6之一第一側,且複數刻度51、52以及53顯露於進紙匣5之一外表面54上,其中複數刻度51、52以及53係排列為一列,且其複數刻度中之第一刻度51係對應於A6尺寸之文件,第二刻度52係對應於A5尺寸之文件,而第三刻度53係對應於A4尺寸之文件。
接下來請同時參閱圖5以及圖6,圖6係本發明文件限位機構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處於手動定位模式之結構下視示意圖。圖6中,進紙匣5更包括一第一定位槽56、一第二定位槽57以及複數定位柱58,第一定位槽56設置於進紙匣之一內表面55之一第一側上,第二定位槽57設置於進紙匣之內表面55之第一側上且相鄰於第一定位槽56,而複數定位柱58設置於進紙匣之內表面55上。圖5以及圖6中,文件限位機構6包括一第一導紙板60、一第二導紙板61、一連接轉盤62以及一切換模組63。第一導紙板60設置於進紙匣5上,用以引導一文件(未顯示於圖中)進入自動饋紙裝置5,第一導紙板60包括第一擋紙片601、第一齒條602以及一延伸臂603。第一擋紙片601顯露於進紙匣5之外表面54上,用以阻擋文件(未顯示於圖中)之一第一側,第一齒條602設置於進紙匣5之內表面55上,用以與連接轉盤62囓合,而延伸臂603係由第一齒條602延伸而形成,且延伸臂603具有一凸出部6031,位於延伸臂603之一端,於本較佳實施例中,延伸臂603以及凸出部6031係與第一齒條602一體成型。
第二導紙板61設置於進紙匣5上且位於第一導紙板60之一側,其包括第二擋紙片611以及一第二齒條612,第二擋紙片611顯露於進紙匣5之外表面54上,用以阻擋文件之一第二側,而第二齒條612設置於進紙匣5之內表面55上,用以與連接轉盤62囓合。圖5中,連接轉盤62設置於第一導紙板60與第二導紙板61之間,且連接轉盤62包括一轉盤部621以及複數鋸齒部622,轉盤部621設置於進紙匣5之內表面55上,而複數鋸齒部622設置於轉盤部621上,用以與第一齒條602以及第二齒條612嚙合,使轉盤部621可相對於第一齒條602以及第二齒條612轉動。由於第一齒條602、第二齒條612以及連接轉盤62之連接關係,使得第一導紙板60往一第三方向D3*移動時,第二導紙板61往與第三方向D3*相反之一第四方向D4*移動。
請繼續參閱圖5以及圖6,切換模組63設置於進紙匣5上,用以使文件限位機構6由一手動定位模式變更為一刻度定位模式或由刻度定位模式變更為手動定位模式。切換模組63包括一驅動部631以及一定位板632,驅動部631具有一撥動鈕6311以及一固定凸出部6312,撥動鈕6311用以被撥動而驅動切換模組63,且撥動鈕6311顯露於進紙匣5上,如圖4所示。固定凸出部6312位於進紙匣5之內表面55上,於本較佳實施例中,固定凸出部6312以及撥動鈕6311係與驅動部631一體成型。
定位板632設置於進紙匣5之內表面55上且相鄰於驅動部631,定位板632具有複數凹槽6321、6322、6323以及複數滑動槽6324,複數滑動槽6324用以被進紙匣5上之複數定位柱58伸入而限制定位板632之移動方向。當撥動鈕6311被往一第一方向D1*撥動時,定位板632被驅動部631推抵且因應複數滑動槽6324之結構而往一第二方向D2*移動,於本較佳實施例中,複數滑動槽6324係以水平線傾斜45度之角度設置,使得其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之間形成45度角,且撥動鈕6311移動之第一方向D1*係與第一導紙板60以及第二導紙板61移動之第三方向D3*以及第四方向D4*互相垂直。
需特別說明的是,當第一導紙板60移動或定位板632移動而使延伸臂603之凸出部6031伸入複數凹槽6321、6322以及6323中之任一凹槽內時,文件限位機構6係處於刻度定位模式,而當延伸臂603之凸出部6031脫離於複數凹槽6321、6322以及6323中之任一凹槽內時,文件限位機構6則處於手動定位模式。
接下來說明文件限位機構6分別處於手動定位模式以及刻度定位模式之運作情形。圖5以及圖6中,文件限位機構6係處於手動定位模式,此時,驅動部631之固定凸出部6312伸入進紙匣5之第一定位槽56中,且進紙匣5之複數定位柱58伸入定位板632之複數滑動槽6324中,其中複數定位柱58係位於複數滑動槽6324中之一第一端6324A。當使用者欲掃描一A6尺寸之文件時,必須先調整文件限位機構6而使其符合A4尺寸之文件。使用者先以肉眼判斷對應於A6尺寸之第一刻度51之方向,並將第一導紙板60往第一刻度51所在之方向移動,同時以肉眼將第一導紙板60對準於第一刻度51。於第一導紙板60移動之過程中,第二導紙板61因應第一導紙板60之移動而移動至相對應之位置,使得第一導紙板60之第一擋紙片601阻擋其文件之第一側,且第二導紙板61之第二擋紙片611阻擋文件之第二側而避免文件被歪斜地饋送,也就是說,處於手動定位模式之文件限位機構6之操作方式係與習知文件限位機構2相同。
接下來請參閱圖7,其為本發明文件限位機構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處於刻度定位模式之結構下視示意圖。當使用者欲將文件限位機構6變更為刻度定位模式時,撥動驅動部631之撥動鈕6311使其往第一方向D1*移動,使驅動部631之固定凸出部6312由第一定位槽56中被移動而伸入第二定位槽57中。此時,驅動部631推抵定位板632,使定位板632往第二方向D2*移動,因應對位板632之移動,對位板632上之複數凹槽6321、6322以及6323接近於第一導紙板60,且複數定位柱58係位於複數滑動槽6324中之一第二端6324B,使文件限位機構6處於刻度定位模式,如圖7所示。
接下來使用者僅需將第一導紙板60往對應於A6尺寸之第一刻度51之方向移動,第一導紙板60於抵達第一刻度51時,其延伸臂603之凸出部6031伸入對應於第一刻度51之第一凹槽6321中,且使用者可明確感受到其凸出部6031伸入第一凹槽6321所產生之段落感,因此使用者可確定第一導紙板60以及第二導紙板61係位於符合A6文件之位置,而不需以肉眼進行對準之動作,也就是說,處於刻度定位模式之文件限位機構6之操作方式係與習知文件限位機構4相同。
根據上述可知,本發明文件限位機構提供一種切換機制,以便於變更文件限位機構之運作模式。當文件限位機構處於刻度定位模式時,其可符合部分使用者偏好不以肉眼對準第一導紙板與刻度之操作方式。當文件限位機構處於手動定位模式時,使用者可任意移動第一導紙板以及第二導紙板而不限制文件限位機構僅可放置特定尺寸之文件。因此,本發明文件限位機構可適用於任何尺寸之文件,且可不需以肉眼對準刻度,而可同時滿足不同使用者之需求。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因此凡其它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之精神下所完成之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含於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3、5...進紙匣
2、4、6...文件限位機構
10、30、51...第一刻度
11、31、52...第二刻度
12、32、53...第三刻度
13、33、54...進紙匣之外表面
14、34、55...進紙匣之內表面
20、40、60...第一導紙板
21、41、61...第二導紙板
22、42、62...連接轉盤
35、6321...第一凹槽
36、6322...第二凹槽
37、6323...第三凹槽
56...第一定位槽
57...第二定位槽
58...定位柱
63...切換模組
201、401、601...第一擋紙片
202、402、602...第一齒條
211、411、611...第二擋紙片
212、412、612...第二齒條
413...凸出部
603...延伸臂
621...轉盤部
622...鋸齒部
631...驅動部
632...定位板
6031...凸出部
6311...撥動鈕
6312...固定凸出部
6324...滑動槽
6324A...滑動槽之第一端
6324B...滑動槽之第二端
D1、D1*...第一方向
D2、D2*...第二方向
D3*...第三方向
D4*...第四方向
圖1係習知文件限位機構設置於進紙匣上之結構示意圖。
圖2係另一習知文件限位機構設置於進紙匣上之結構示意圖。
圖3係另一習知文件限位機構之結構下視示意圖。
圖4係本發明文件限位機構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設置於進紙匣上之結構示意圖。
圖5係本發明文件限位機構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設置於進紙匣上另一視角之結構示意圖。
圖6係本發明文件限位機構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處於手動定位模式之結構下視示意圖。
圖7係本發明文件限位機構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處於刻度定位模式之結構下視示意圖。
5...進紙匣
6...文件限位機構
55...進紙匣之內表面
56...第一定位槽
57...第二定位槽
58...定位柱
60...第一導紙板
61...第二導紙板
62...連接轉盤
63...切換模組
602...第一齒條
612...第二齒條
603...延伸臂
621...轉盤部
622...鋸齒部
631...驅動部
632...定位板
6031...凸出部
6311...撥動鈕
6312...固定凸出部
6321...第一凹槽
6322...第二凹槽
6323...第三凹槽
6324...滑動槽
权利要求:
Claims (10)
[1] 一種文件限位機構,應用於一自動饋紙裝置之一進紙匣,該文件限位機構包括:一第一導紙板,設置於該進紙匣上,用以引導一文件進入該自動饋紙裝置,且該第一導紙板具有一延伸臂;一第二導紙板,設置於該第一導紙板之一第一側且可往與該第一導紙板相反之方向移動,用以與該第一導紙板引導該文件進入該自動饋紙裝置;一連結轉盤,設置於該第一導紙板與該第二導紙板之間,用以分別與該第一導紙板以及該第二導紙板嚙合而使該第二導紙板往相反於該第一導紙板之方向移動;以及一切換模組,設置於該進紙匣上,用以使該文件限位機構由一手動定位模式變更為一刻度定位模式或由該刻度定位模式變更為該手動定位模式,該切換模組包括:一驅動部,具有一撥動鈕且該撥動鈕顯露於該進紙匣上,該撥動鈕用以被撥動而驅動該切換模組;以及一定位板,相鄰於該驅動部且該定位板具有複數凹槽,當該撥動鈕被撥動時該定位板被該驅動部推抵而移動,其中,當該延伸臂伸入該複數凹槽內時,該文件限位機構處於該刻度定位模式,而當該延伸臂脫離於該複數凹槽時,該文件限位機構處於該手動定位模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文件限位機構,其中該定位板更包括複數滑動槽,該進紙匣包括複數定位柱,設置於該進紙匣之一內表面上,該複數定位柱分別伸入該複數滑動槽內,使該定位板得以於該撥動鈕被往一第一方向撥動時被該撥動鈕推抵而往一第二方向移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文件限位機構,其中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之間形成45度角。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文件限位機構,其中當該第一導紙板往一第三方向移動時,該第二導紙板往與該第三方向相反之一第四方向移動,且該第一方向垂直於該第三方向以及該第四方向。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文件限位機構,其中該延伸臂更包括一凸出部,位於該延伸臂之一端,用以於該刻度定位模式時伸入該複數凹槽中之任一凹槽。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文件限位機構,其中該第一導紙板更包括一第一擋紙片以及一第一齒條,該第一擋紙片顯露於該進紙匣之一外表面上,用以阻擋該文件之該第一側,而該第一齒條連接於該第一擋紙片,用以與該連接轉盤嚙合,該第二導紙板包括一第二擋紙片以及一第二齒條,該第二擋紙片顯露於該進紙匣之該外表面上,用以阻擋該文件之該第二側,而該第二齒條連接於該第二擋紙片,用以與該連接轉盤嚙合。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文件限位機構,其中該延伸臂以及該凸出部係與該第一齒條一體成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文件限位機構,其中該連結轉盤更包括:一轉盤部,設置於該進紙匣之該內表面,用以相對於該第一齒條以及該第二齒條轉動;以及複數鋸齒部,設置於該轉盤部上,用以與該第一齒條以及該第二齒條嚙合,使該轉盤部可相對於該第一齒條以及該第二齒條轉動。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文件限位機構,其中該驅動部更包括一固定凸出部,位於該進紙匣之一內表面上,且該進紙匣包括一第一定位槽以及一第二定位槽,該第一定位槽設置於該進紙匣之該內表面之一第一側上,當該文件限位機構處於該手動定位模式時,該固定凸出部伸入該第一定位槽中;而該第二定位槽設置於該進紙匣之該內表面之該第一側上且相鄰於該第一定位槽,當該文件限位機構處於該刻度定位模式時,該固定凸出部伸入該第二定位槽中。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文件限位機構,其中該固定凸出部以及該撥動鈕係與該驅動部一體成型。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432332B|2014-04-01|文件限位機構
JP5099177B2|2012-12-12|シートガイド
JP4273429B2|2009-06-03|用紙トレイユニット
US20150185786A1|2015-07-02|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I426045B|2014-02-11|文件限位機構
JP6525585B2|2019-06-05|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678307B2|2020-06-09|Electronic device
US7634212B2|2009-12-15|Position adjustable control panel for image forming device
JP3839833B1|2006-11-01|ディスクセンタリング装置。
JP6055314B2|2016-12-27|給紙装置
JP2016113300A|2016-06-23|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459655B2|2016-10-04|Laptop
US10928862B2|2021-02-23|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handle
US8844925B1|2014-09-30|Sheet storage device and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using such device
US7478805B2|2009-01-20|Device for paper separating and guiding
TWM486238U|2014-09-11|可攜式電子裝置
JP6039510B2|2016-12-07|外部装置
TWI429539B|2014-03-11|饋紙裝置及事務機
TWI343516B|2011-06-11|Electronic device and supporting mechanism used in the same
US10864755B2|2020-12-15|Manual sheet jam clearance in printer
JP5075847B2|2012-11-21|原稿読取装置
JP2017068179A|2017-04-06|レンズシフト機構
JP2019042998A|2019-03-22|パネル装置および画像記録装置
JP2017187588A|2017-10-12|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01997A|2016-06-02|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US20130001866A1|2013-01-03|
TWI426045B|2014-02-11|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JP3099213B2|1994-01-14|2000-10-16|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シート部材供給カセットを具備する画像生成機|
JP2007191269A|2006-01-19|2007-08-02|Kyocera Mita Corp|画像形成装置|
TWI333931B|2007-07-06|2010-12-01|Primax Electronics Ltd|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with a document size detecting device|
JP5083114B2|2008-08-19|2012-11-28|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給紙トレイ|
JP4687774B2|2008-11-18|2011-05-25|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画像処理装置|TWI513595B|2013-05-17|2015-12-21|Avision Inc|紙張存放裝置及使用其之紙張處理設備|
JP5850580B2|2013-08-22|2016-02-03|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シート積載ユニット、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法律状态:
2016-11-11|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TW100123292A|TWI426045B|2011-07-01|2011-07-01|文件限位機構|TW100123292A| TWI426045B|2011-07-01|2011-07-01|文件限位機構|
US13/239,743| US20130001866A1|2011-07-01|2011-09-22|Document position-limiting mechanism|
[返回顶部]